您的位置: 首页  实践就业

义南电商考察后记(二)——佛堂古镇义红香

文章作者:       发布日期: 2016-09-22       浏览次数 675

2016716,考察团一行在义南电商产业园的参观走访已经结束,但是我对佛堂古镇的叫法还不甚明了,古镇的命名肯定有个什么缘由。听说佛堂有条老街,那里是否能够找到一些答案呢?我决定去看看。没有地接的向导就是麻烦,需要处处问路;但是,也有明显的好处,比较自由。虽说是古镇,但是她早已步入现代社会,据说还是副县级建制,因此,这里是一片车水马龙、人声鼎沸的景象。寻个人、问个路完全不是问题,虽然没有向导,但与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相比完全是两码事。在一家纱线店工人的指引下,我便独自一人踏上了寻访老街的道路。

从东阳江岸边走来,出狗市码头,前方一条幽深的巷子就是老街了。两旁堆满了杂货,依稀可见店家在向路人兜售着自己的商品。

  

1 老街北入口

根据360百科介绍,佛堂古镇是浙江省远近闻名的数百年长盛不衰的商埠,是古时佛堂的商业中心。商业主街,也叫直街,从南到北分上街、中街、下街三段,与由北向南的义乌江水流形成逆向称呼。江上游为下街,江下游为上街,内含招财进宝、肥水不外流的寓义。街道布局名称为:镇里直街南北向,上中下街分三段,东街西街各一旁;新码头、盐埠头、浮桥头、市基口,四条横街朝江走;新市基、老市基,一南一北在两端。无论主街、副街、横街或市基边的店面屋,均是二层楼木结构,都是清、民国初期的古建筑。街道两旁,翘檐木雕画廊,鳞次栉比,巷弄窄而弯曲,整体上仍保存了古代市井的风貌。解放前,佛堂镇经营的茶馆酒肆、钱庄当店、田料百货的殷户商贾多达400余家,还有造船厂以及教会耶稣堂等等。通常店铺门前再搭棚子,棚下摆摊子,摊前放篮子,篮前跑车子,一派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。

但是,这一繁华景象已经难觅踪影,只留下一个个门牌字号还在向路人诉说着当年的盛世浮华。我到这里时,是上午9点多一点,对于大多数集市或商场来说,都是人头攒动的时候,而这里却是静悄悄的。

  

2 章德锡艺

店家没开门,不知道是否在经营着店招所宣称的业务,或许这是比较古老的工艺了,已经被现代工业技术抢了饭碗也未可知。

  

3 老李玉器店、知行堂

店家名称或多或少都带有古色古香的味道,这一家在等客上门,另一家则闭门谢客。类似的情形也不在少数。

  

4 大门紧闭

刚从老街的北门进来不久,所以这里是下街。门梁上有很不清晰的“下街***号”的字样,很不好辨认,所以主人用粉笔重新标识了“下街29号”的字样。门头没有字号,不知道这里是门店还是居所。主人已经搬离这里,或在别处居住,或在别处打理生意,基本不来这里,于是在大门上留下了手机号码,有什么业务要谈就电话联系吧。

  

5 大门紧闭

这座房子同样没有字号,门牌号同样很不清晰。主人已经没有兴趣和他人联系,懒惰去重新标识门牌号,也不屑于留下电话号码什么的,对于来访者来说,就一条:铁将军把门。

  

6 空旷的街道

放眼望去,街道比较空旷,与想象中熙来攘往的情形相比存在着很大的落差,老街确实老了。

  

7 大门紧闭的“懋德轩”

继续向前走着,能够继续看到象这样铁锁把门、尘封已久的老字号。“生意兴隆通四海,财源茂盛达三江。”的愿望应当是每年春节时都要许下的,至少说明主人在春节的时候还会来扫扫老宅子的。

  

8 大门紧闭的“麒麟源”

这家叫麒麟源的老字号门牌是新近挂上去的,只是半开着的门多少有些亵渎了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称号了。

就在我穿行于关门闭户的街道感觉百无聊赖之时,已经步入老街的深处,一家顾客盈门的门脸拉住了我的脚步。抬头一望,眼前一亮:传说中的义红竟然在这里!

  

9 义红文化艺术馆

义红艺术馆是个不大的两进院落。进门的照壁上醒目地镌刻着“义红红糖的“红”的字号,以及“浙江省著名商标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称号。

  

10 义红商标

左面的墙壁上绘制了甘蔗种植的丰收图;墙边陈列着蔗农采收甘蔗的雕塑和榨糖作坊劳作的雕塑。

  

11 甘蔗生长茂盛的景象

从画面来看,这里种植甘蔗达到了一定的规模。看到这样的墙绘,我不得不鄙视以前所掌握的经济地理知识。原来我一直以为甘蔗只产在广西,广西才是蔗糖的原料产地,从来就没有想过浙江还会种植甘蔗,也没有想过在浙江的某个地方,历史上就有种植甘蔗的传统。

  

12 蔗农采收甘蔗的雕塑

义红先人采收甘蔗的忙碌身影,告诉我们这个老字号来之不易,是从甘蔗种植、采收再到榨糖这一步步劳作,才最终慢慢形成的。

  

13 榨糖作坊劳作的场景

由榨糖作坊劳作的热闹场面,我们可以想到当年它生意红火的场景。榨糖劳作的辛苦不言而喻,一如甘蔗的种植、收割、运输。但是,面对红火的生意,作坊里劳作的人们再苦再累也会甘之如饴。

  

14 榨糖作坊劳作的场景

  

15 榨糖作坊劳作的场景

  

16 榨糖作坊劳作的场景

  

17 照壁背面的牌匾

照壁背面的牌匾,用一首七律形象地总结了义红成功的历史:“画江绣水城中淌,贾埠通衢万善昌。达摩渡磬缘古寺,此景此情乃佛堂。岁末立冬榨糖忙,丝丝蜜语传百年,气妙神奇润民容,此珍此宝义红糖。”诗中“画江”指的就应该是东阳江(义乌江),万善指的就应该是佛堂。

  

18 半壁奖牌

照壁邪对面的墙壁上则挂满了浙江省著名商标等奖牌。这一切都在向人们宣示着,百年老字号“义红”历久弥新,长盛不衰,正在焕发青春活力,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。

艺术馆右侧陈列着一系列的义红产品,“月子红糖”、“姜红糖”、“义红麻花”、“义红芝麻糖”……品种多多。我在店里浏览时,店主正在接待几位客人。

  

19 店主正在接待顾客

端庄的店主,风韵十足;抚首弄姿,楚楚动人;一颦一笑,勾魂摄魄。百年义红正如店老板,深藏老街,仍然魅力无穷,光芒四射。

艺术馆的第一进房子后面是个天井,如同徽州古民居一样的格局,主要用于采光、晾晒衣物、接雨水种花养草。

  

20 义红艺术馆天井

第二进房子,应当是主人会客、居住的场所,不便打扰,只能拍个外景。

  

21 义红艺术馆第二进房屋

义红的引人关注,首先因为它是老字号,品质优异,人们对它充满怀旧的情感。据店家自己介绍,清顺治年间,佛堂燕里村贾氏始作“义乌青”,并依托古镇水运之便利,将“义乌青”运往江苏、江西、安徽等地销售,因物美价廉而深受当地百姓喜爱。民国时期,义乌红糖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。现在的“义红”就是由当时的“义乌青”发展而来。

义红之所以引人关注,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品质优越,引来人们的交口称赞,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是红糖老祖宗。义乌的兴盛,与红糖密切相关。历史上义乌的敲糖帮走南闯北,名震四方,与此同时也培养出了义乌人的经商意识,改革开放之后,义乌迅速崛起。义乌人用鸡毛换糖的聪明才智和蚂蚁搬山的吃苦耐劳精神,谱写了一曲改天换地的英雄赞歌!

我第一次知道义乌红糖,是在201511月份义乌工商管理学院举办的一次电商创业培训班上,当时只是当作别人吹牛的谈资,并没有往心里去。不曾想到有一天会在这里见到义乌红糖里的老字号,顿时对义乌红糖刮目相看,对义红老字号肃然起敬。

从义红艺术馆出来,偶尔会见到工艺美术店之类,但更多的还是与义乌红糖有关的店铺。

  

22 老街上的工艺品店

  

23 老街上的工艺品店

  

  

24 古镇曲苑书场

  

25 新华剧院

这家古镇曲苑书场和新华剧院实际是一个场所,平时也是关门谢客的状态。它的一楼已经被改造成了“贾氏糖庄”。

  

26 贾氏糖庄

因为急着赶路去寻找佛堂古镇的历史来由,我没有去打听这家贾氏糖庄的渊源。不妨猜想,同为贾氏,这家糖庄也可能来自燕里,与义红同源,是义乌青的一个分支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撰稿:王德利    审核:郑亚琴)